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科技扶贫 > -正文
科技扶贫,湖北贫困山区的呼唤
文章发表时间:2014-06-27

 
2010年3月16日
 
科技扶贫,湖北贫困山区的呼唤
——访湖北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


王自然 洪绍华


 
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(右二)陪同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(右一)深入英山县重点贫困村调研 
      
    编者按:科技扶贫的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,提高农民素质,指导贫困地区农民合理开发资源,增强贫困地区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,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。1986年以来,国家有关部门配合贫困地区各级政府,充分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,相继在我国一些贫困县以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,帮助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。本报从即日起开设“科技扶贫”专栏,介绍我国在科技扶贫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。
    湖北省在总结先期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,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科技扶贫工作。日前,笔者就科技扶贫采访了湖北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。

  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,我国科技扶贫工作主要是对既能发挥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,又能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项目进行重点技术开发,同时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掌握新的生产技能,开辟新的脱贫致富门路。

    湖北是个贫困面较大的省份,全省72 个县(市、区)中有38个贫困山区县市,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多达25个。贫困地区面积10.65 万平方公里,乡村人口1917万人,分别占全省国土总面积和总人口的57.3%和33.4 %。
 
湖北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介绍说,2009年,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,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。据初步统计,全省解决了41.1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,老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左右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
    2009年来,湖北省委书记、省长率先垂范,分别侧重联系一片贫困地区挂点1个县,亲自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。经过近一年的建设,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实际完成投资135亿元,农民人平纯收入达3548元,比上年增长13.2%;贫困人口减少8.38万人,下降12.7%。

    据不完全统计,2009年“三个确保”整村推进共整合资金13.6亿元。全年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实际招生(含在训)54715人,就业率达97.4%。全年安排扶贫贴息贷款13亿多元,重点扶持国家和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、特色支柱产业和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,并建立与龙头企业、农民密切联系的经济合作组织,覆盖40多万农户,带动人均增收200多元。各地认真制订扶贫搬迁安置方案,多途径筹措资金,创新搬迁安置方式,共扶贫搬迁10394户、41576人,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的4%,比较好地兑现了省政府承诺。

    此外,2009年,中直帮扶单位投入资金12244万元,引进资金10774万元。省直帮扶单位投入资金74405万元,引进资金33451万元。全省参与村企共建的企业达850家,合作项目1020个,年创造效益13.2亿元。湖北省还充分发挥军队参建扶贫作用,组织7个驻鄂部队帮扶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。

    据了解,湖北省委、省政府决定,2010~2012年,老区建设资金每年递增1000万元,“革命中心地带”每个重点老区乡镇扶持资金由10万元增加到30万元,插花扶贫资金在原有基数上每年新增1000万元,扶贫搬迁建房补助提高到人均2000元,“雨露计划”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1000元,每年安排7000万元支持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发展经济。

    “意莫高于爱民,行莫厚于乐民”。杨朝中说,扶贫开发、消减贫困是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,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。

    在资金投入方面,2009年,中央扶贫资金对湖北省增加1亿多元,省里对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增加了7000万元投入。

    对于保证资金投入到项目、到基层的问题,杨朝中说,扶贫资金项目管理,一直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环节。《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》从管理原则入手,对项目的申报、审批、实施、验收、资金拨付等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;同时,对扶贫资金的筹集、来源、分配、管理和使用绩效考核等方面又作了制度性的安排。为了强化《条例》的约束力,《条例》还对违反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的明确了法律责任。杨朝中相信,只要各级单位都按照《条例》去执行,扶贫投入一定会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、到项目。